文章目录[隐藏]
《材料呈现》内容简介
本书在国内首次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材料的建造和空间意义,并梳理了西方建筑学中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森佩尔以外,还重点论述了早期现代主义时期的路斯、柯布西耶和密斯,以及卒姆托、赫尔佐格与德莫隆、安藤忠雄、坂茂、巴埃萨、帕森等当代建筑师。
本书适于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以及建筑理论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同时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呈现》作者简介
史永高,建筑师,博士。现任教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71年出生于江苏淮安。
《材料呈现》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空间要素介入材料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研究展开的方式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材料的“本”与“真”
第一节材料的“本性”
一、本性和属性
二、材料的本性由人工来揭示
三、材料的本性由实验来揭示
四、人类学视角的材料本性
第二节材料的“真实性”
一、自明与模仿——三陇板中的真实性问题
二、对于“真实性”的价值判断
三、材料的真实性与其结构-表面二重属性
四、材料的真实性与结构理性主义
第二章材料、“面饰”与空间
第一节材料观的核心地位及“彩饰法”研究
一、森佩尔
二、人类学视角的材料认知及其核心地位
三、森佩尔的“面饰”概念及其“彩饰法”研究
第二节“建筑四要素”说
一、建筑的四个要素(动机)
二、动机-要素-工艺
三、围合要素的材料转换
四、建筑四要素理论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节面饰的原则
一、面饰的原则
二、面饰内涵由技术到象征的转向
三、面饰与空间
第四节森佩尔之于现当代建筑的意义
一、森佩尔思想的内在矛盾性
二、森佩尔之于现当代建筑
第三章材料的显现
第一节路斯及其文化批判
一、路斯
二、“环形大道”项目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
三、服装、时装与建筑
四、“内”与“外”的分裂
第二节饰面与材料
一、“饰面的原则”与“饰面的律令”
二、材料的原真性
三、材料、饰面与装饰
第三节“容积规划”的概念与实践
一、“容积规划”的核心思想
二、空间的具体性——Raum与Space
三、米勒宅
四、路斯的方式及材料显现的复杂性
第四节材料的显现及其空间内涵
一、空间的四维分解及色彩作为材料的特殊性——风格派
二、材料的暗示与空间的浸润——密斯
三、材料与空间的结构性匹配与契合——路易斯·康
四、材料一空间的要素式匹配及其现象学呈现——卒姆托
第四章材料的隐匿
第一节白墙的表面属性和建造内涵
一、白墙与早期现代建筑
二、装饰的去除与形式的显现
三、感官性与视觉性
四、实体建造:表象与真实
第二节材料的隐匿与形式的显现
一、白墙的机器形象与气候风化之间的矛盾
二、材料的隐匿与形式抽象性的凸显
第三节白墙的空间内涵
一、多米诺体系与自由平面
二、漫步建筑的动态体验
三、现象透明的静态沉思
第四节材料的隐匿与空间的显现
一、自由平面中面的连续性
二、材质的单一性与空间的抽象性——安藤忠雄
三、纯粹的光——巴埃萨
四、“极少”的悖论——帕森
第五章在隐匿中显现——材料的透明性
第一节透明性与玻璃
一、透明性与玻璃
二、玻璃中透明性的变迁
三、透明性玻璃进入建筑学
第二节透明性的多重建筑内涵
一、三座玻璃宅
二、内外空间关系的彻底重塑
三、结构关系的清晰呈现
四、空间意向的本质阐释
第三节有质感的透明——半透明材料
一、玻璃砖与玻璃屋
二、由玻璃的“延滞”到建筑的“延滞”
三、波佩的面纱
第四节透明性的材料转换
一、由不透明到半透明
二、由透明到半透明
三、透明性转换的建筑内涵
第六章建筑的抽象约减与材料回归
第一节材料的空间性与材料的自主性
一、空间优先与材料优先
二、物质先行与形态先行
第二节空间的抽象性与材料的具体性
一、“九宫格”与空间抽象性
二、材料具体陸的回归
三、多元与抉择
结论:隐匿与显现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人名汉译对照表